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师大要闻

《光明日报》深度报道我校开放办学

时间:2009-12-04浏览:626设置

124,《光明日报》第9版以《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福建师范大学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为题,大篇幅报道了我校开放办学的工作成绩。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

——福建师范大学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

通讯员 李玉莲 苏世枝 本报记者 高建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兼容并蓄,英贤群聚。巍巍学府福建师范大学自创立之初就坚持以开明、开放的态度办学。进入新世纪,这一理念不断引导学校走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胡锦涛总书记出访美国时,曾将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策划编辑的百卷《台湾文献汇刊》作为国礼赠送给耶鲁大学。今年,《台湾文献汇刊》还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

  福建师范大学百年校庆时,菲律宾总统阿罗约发来贺信。她在贺信中称,福建师范大学一向致力于科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并以菲律宾中国语言文化学院为媒介,为两国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所省属院校能得到一位外国国家元首的贺信,实属难能可贵。

  今年1029日,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正式获批,双方将联合培养菲律宾本土化汉语师资。福建师范大学成为福建省属高校中第一所拥有海外孔子学院的院校。1113,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捐赠福建师范大学一尊孔子铜像。

这些,都是福建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坚持开放办学的最新见证。福建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金栋认为,开放办学是切实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水平,努力缩小与一流大学差距的重要途径。福建师大人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和气度坚持走对外开放办学之路,成为支撑起福建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脊梁。

拓展空间 迈向国际舞台

  对外开放是构建高水平大学的趋势,这早已成为福建师范大学领导班子的共识。学校认为,要开放办学,就应了解当前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大趋势,把国际一流大学的新思想新观念引进来,同时把学校优势人才推向国际学术平台,培养出更多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在开放办学理念的推动下,福建师范大学逐步构建起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网络。2003,福建师范大学与英国阿尔斯特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开展“3+1”联合办学(即学生在福建师大学习3,4年赴英国学习),这是该校与国外学校“3+1”联合办学模式的首个成功例子。该项合作一直延续至今。

  此后,福建师范大学又先后与菲律宾中正学院、印尼基督教大学、印尼雅加达新雅学院、印尼阿拉扎大学签订了以“2+2”模式或“3+1”模式合作创办“中文师范教育系”的协议。福建师范大学派出教师和汉语志愿者到合作办学的学校任教,通过师范教育帮助他们培养出自己的高素质汉语教师。

  20087,首届菲律宾“2+2”中文师范教育系15名学生结束在福建师范大学两年的学习后,回国任教。他们由此成为菲律宾高教史上第一批具有中文师范本科毕业文凭的中文教师。据悉,2009,通过合作办学模式,福建师范大学已为菲律宾中正学院、印尼基督教大学、印尼雅加达新雅学院培养了83名中文师范教育系学生。该校的东南亚汉语教师本土化培养计划初见成效。

  据介绍,近三年来,福建师范大学共与44所国外高校或机构签订了合作与交流协议。

  在不断扩大合作网络的基础上,学校千方百计选送校内优秀专家到国外重点大学、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特别是在选派教师出国进修方面,学校启动了双语教师的培训机制,每年选派一批教师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进行专业语言培训。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福建师范大学派出出国()讲学、留学、访问、研修、参加学术会议和项目合作等教师466人次。

  “走出去”的同时,该校也积极“引进来”,实施引智战略。据了解,福建师范大学先后聘请美、澳、俄等国100多位专家来校任教,200多名专家学者来校作短期讲学。近年来还成功举办了50多次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并聘请40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学校顾问、名誉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这些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也拓展了广大师生的知识面。

福建师范大学还不断提高留学生的规模与层次。今年9,获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奖学金支持的20名泰国汉语师资班学员就读该校汉语言本科专业;来自日本、菲律宾、印尼、泰国、越南等国家26名硕士生入读该校,攻读首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海外)

发挥优势 做强海外华文教育

  1029,福建师范大学与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正式签署教育合作与交流协议,共同开展孔子学院建设工作、本土化汉语师资培养项目及其他领域合作。两校合作推广汉语是一个新的开始,中菲华文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福建师范大学海外华文教育成绩斐然,早已成为该校办学的亮点和特色,尤其在东南亚国家产生了良好反响。学校先后与印尼、菲律宾多所大学开展“2+2”或“3+1”联合办学。20036,福建师范大学派出首批19名赴菲律宾国际汉语志愿者,这是我国建国以来首次成批量地向海外派遣汉语教学志愿者。2004,福建师范大学被国家汉办指定为“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培训基地,此后,该校每年都向菲律宾派遣一批志愿者。

  如今,福建师范大学已派出7批共325名志愿者赴菲律宾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国际汉语志愿者们的出色表现,得到了我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和国家汉办的充分肯定,被当地的学生们誉为“来自中国的天使”。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菲律宾时,还亲切会见了该校志愿者师生代表并合影留念。

  汉语教学志愿者在菲期间不仅认真教学,还开展了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弘扬了中华文化。志愿者与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商报》合作,创办了菲律宾首份完全使用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的报纸——《汉语学习报》,受到当地华人社会的热烈欢迎;他们还出版了“福建师范大学赴菲汉语教学志愿者论丛”之《华教耕耘录》、《华教纪实与思考》两本书;创办了“汉语志愿者之窗”网站,为海外华文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和交流平台;此外志愿者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在菲律宾华校全面推广《中华文化》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每年向菲律宾定期派出教学志愿者外,学校还以毕业生就业的形式,向印尼和泰国派出了17名汉语教学志愿者。

同时,福建师范大学充分发挥远程网络教育的软硬件优势,通过远程网络教育的手段向周边国家开展更为广泛的汉语教学和师资培训。该校与菲律宾高校华文学会的创立单位——菲律宾国际科技学院签署了《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合作协议》,迈出了向国外开展远程网络汉语教育的第一步。据了解,菲律宾首批已有6所高校的600多名学生利用福建师范大学的远程网络汉语教学平台和该校制作的“得力汉语”远程网络汉语教学课件学习汉语。此外,福建师范大学总结多年海外华文教育实践经验研发的“中华文化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已在菲律宾华文学校全面试点并推广。

挖掘深度 推进闽台交流

  闽台两岸自古以来关系密切、交往频繁。福建师范大学充分发挥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独特优势,不断扩展闽台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各高校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近年来,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高校交流频繁,开展了互派学者访学、交换学生、委托实训、科研项目对接、合作研究、交换学术成果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的交流与合作。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彰化师范大学达成互派学生、互认学分、互免学费和住宿费的协议,开始了学生互换与交流活动。到目前,福建师范大学已经与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建立了合作交流友好关系,另有两所高校也正在签约过程中。

  选派在校学生赴台湾高校学习,是闽台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去年10,福建师范大学首批赴台学习交流的8名学生,已如期完成学业归来。今年9,福建师范大学派出22名学生赴台湾的彰化师范大学、建国科技大学和台湾艺术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与交流。

  闽台高校合作办学,是两岸教育合作的新突破。今年,福建师范大学与福建省旅游局就组建福建海峡旅游学院签署框架协议,新组建的福建海峡旅游学院将借助福建师范大学的办学优势,邀请台湾高校合作办学,共同培育具有国际视野、涉外能力强的应用型旅游高端人才。此外,在今年9月举行的海峡旅游“1+1”洽谈会上,福建师大旅游学院与台湾中华两岸旅游产学发展协会签订了《闽台旅游产学发展合作协议》,在教育领域开创了新的合作机制。

福建师范大学还在研究闽台文化交流方面做出诸多贡献。作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的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是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机构。该中心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服务海峡两岸交流发展、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工作中心,加强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闽都文化、妈祖文化、闽台民间信仰,以及闽台区域的族群、文献、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形成高水平成果的基础上,对台湾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系统总结,积极为政府相关部门对台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2005,该中心策划编辑的百卷《台湾文献汇刊》面世,填补了台湾历史文化研究在文献资料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据了解,日前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省档案馆还计划共同编纂《清宫闽台关系档案资料》。

  迈向新的征程,福建师范大学在开放办学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坚定。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黄汉升表示,在新形势下,福建师范大学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作风、更有力的措施,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不断提升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层次、水平和实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