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建设五大基础平台 推进培养模式创新

发布时间:2018-04-12浏览次数:2826

建设五大基础平台 推进培养模式创新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8-04-12   08版  理论周刊·理论前沿)

方千华 张涵劲 陈海春 范毅方 吴燕丹 魏德样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具有77年办学历史,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体育院系。进入21世纪以来,以提升育人质量为重点,深入推进综合改革,体育学学科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实力较强、声誉较好、影响力较大的学科。2017年国家教育部门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A档,位列全国第四位,并进入福建省高峰学科行列。

长期以来,学校依托基础平台建设优势,重视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创新,在人才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本科教育领域已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从2007年开始,依托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基金项目等6项教学改革课题,以提升培养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成效显著。

实施过程

1.依托重点学科平台,提升导师队伍整体实力

高水平的学科平台是培养出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关键。作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依托重点学科平台,结合传统优势和区域优势,凝练了5个特色学科方向,建立了体育学人才培养与理论建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促进、残疾人体育研究、闽台体育文化研究、区域体育与体育产业研究等创新团队。目前,该学科拥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37人,其中有国家百千万人才、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等15人次。研究生导师队伍呈年轻化趋势,其中45岁以下导师占62.5%,以学科专业为基础,组建了老中青结合的指导小组,在“传、帮、带”中提升导师队伍整体实力。

2.强化教学基础平台,探索研究生优质生源路径

教学基础平台建设是加强研究生教育实践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强化教学基础平台,先后获得了“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别体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别体育学类特色专业”等10项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产生了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成果。《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与实践》和《体育教育(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分别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别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在全国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

基于国家级别教学基础平台,积极探索研究生优质生源路径。以精英教育培养目标,探索体育教育国家基地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1+3”“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滚动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为体育学研究生优质生源探索一条新路径,取得显著成效。体育教育国家基地班毕业学生166人,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64.3%,共发表学术论文110篇,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97人,占58.4%,其中2人已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学位。

3.基于科研基础平台,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

科研基础平台建设是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学校依托学科建设优势,在科研上取得突破,十年来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重点项目“国际体育科学研究进展与我国体育科学理论创新”“中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闽台民间体育融合发展的参与式治理研究”等国家基金25项,2014年获得国家体育部门“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在体育学人才培养、残疾人体育、闽台体育等多个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基于科研基础平台建设,结合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注重科研成果转化教材,积极探索体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发展路径。学校出版方法类、工具类、知识类教材21部,为研究生培养提供重要的前沿理论资源,尤其是自主开发体育方法类教材,作为研究生基础课程,强化研究生科研方法运用能力提升,被列入全国体育专业研究生通识用书,全国数十所院校选用该教材。学校结合研究平台和项目优势,将导师高水平科研项目结合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让研究生参与课题实践,全面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为完成高质量学位论文打下坚实基础。

4.建设社会服务平台,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

1)服务基础教育的高考标准化平台。学校十多年服务基础教育的高考标准化基地平台建设,发挥研究生专业优势,实施运动项目测试,研发体育高考管理系统,在全国体育高考中更早探索校企融合研发测距的手段与方法、更早采用指纹识别和无死角录像监控设施的考点,以零投诉的优质服务,每年完成全省数千考生的体育高考测试任务,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同时也为研究生专业发展提供重要实践场所。成都体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教育考试院、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等单位莅临学校考察体育考点,10余家新闻媒体对学校考点作了报道。

2)服务残疾人特殊体育需要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在国内高校首次开设研究生适应体育专业方向,结合研究生教育,建立了服务残疾人特殊体育需要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平台着力打造“科研—实践—服务”三位一体的高校专业化体育助残服务模式,积极开展跨境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努力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实践课程。适应体育方向研究生团队巡回指导全国各类学校开展融合活动,形成独特的志愿服务品牌。该平台牵头组织的Bridge助残志愿服务团队在2014年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银奖。

3)服务大众健康的运动康复科技平台。该平台建立“步态检测与评定”实验室,以运动康复方向的研究生为主体,致力于运动人体科学步态理论与技术的探索,通过对鞋类产品进行“云数据”分析,为鞋类产品的研发注入活力。此外,运动康复研究生团队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学校国家级别高水平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傅鹭娜同学进行常态化的检测与评定,有效提高该生教学训练的科学化水平,并获得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三级跳远银牌。

5.构建联合培养平台,推进多样协同培养创新

1)博士院校联合培养模式。2004年以来,学校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培养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充分发挥省外高校资源,制定联合培养计划,在完善培养制度、加强过程管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强化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创造了博士成长成才的新机制、新模式。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教授认为,“两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创造了国内院校合作的成功案例,双方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培养了数十名的优秀博士,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

2)闽台区域联合培养模式。学校发挥区域优势,通过构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在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研究、教育教学双向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针对台湾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实际,设置了专门的培养计划,采取集中授课与分散学习的灵活教学模式。近年来学校选派研究生导师30多人次到台湾进行教育与学术交流,主办了三届海峡两岸体育学研究生论坛,邀请了60多位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参加,促进两岸体育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

主要成效

学校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较好地解决了导师队伍建设、科研能力提升、培养方式创新、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等问题,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并将这些创新经验融入到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取得显著建设成效。

1.引领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导向

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黄汉升教授领衔的体育学团队开始系统研究高等体育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研制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从国家决策层面为高等体育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引领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导向。近年来,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体育学团队牵头研制了《体育学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体育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申请基本条件》,这些文件对保证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基本质量、加强学位点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推动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理论创新

十年来,学校体育学团队承担了体育学研究生教育领域的教改课题6项,在研究生教育领域产生系列标志性教改成果,包括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专著2部、论文25篇、教材21部,深入探索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其改革路径,把握其未来走向,为推进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理论建设具有重要贡献。尤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学探索——基于中国体育学300篇博士学位论文的调查与分析》获2013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是全国体育学领域首次获得一等奖的研究成果。

3.指导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实践改革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是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很重要的一条规律。学校体育学团队不仅创造有价值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而且运用学术理论化成果的思想去指导研究生教育实践,大力实施“研究生优秀论文培育计划”“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等,取得显著成效。十年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奖论文2篇,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

经过十年的改革与探索,学校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充分发挥重点学科平台、教学基础平台、科研基础平台、社会服务平台、联合培养平台等优势,以五大平台促进研究生培养核心要素优化,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在全国体育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典型性。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这一改革还将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4/12/content_49724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