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陈晋:科学辩证地看待ESI数据

发布时间:2018-05-24浏览次数:1226

科学辩证地看待ESI数据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8-05-22

陈 晋

近年来,一些重视学科建设并加大科研扶持力度的高校,特别重视美国科睿唯安公司公布的ESI学科的统计数据。面对这股“ESI热”,笔者认为,我们应该科学而辩证地看待ESI数据。

全面认识ESI的优势与不足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是基于SCISSCI近十年发表的论文和被引数据而推出的学术分析评价工具。它为衡量学术研究绩效、跟踪科研发展趋势提供了具体的参数与量化指标,近年来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该数据库的特色,首先是收录广泛,结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由于ESI收录了国际上1200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据,广泛的代表性已经被全球普遍认可。它对近十年来论文发表的篇数、总被引次数、平均被引次数,按照22个学科领域进行排序,公布进入世界前1%的机构名称并提供具体的排名。由于它是基于文献计量的科研产出评价方式,从各个角度对收录期刊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相对客观地进行科研成果评价和科技人才评价。

ESI的特色还在于揭示前沿、捕捉热点。通过共引分析,ESI揭示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有助于研究人员判断该学科领域中的热点,从而发现学科中高影响力机构、研究人员和论文等信息,制定研究方向与重点。

但是,ESI在使用中也存在如下问题。在学科分类及收录期刊方面,从ESI设定的22 个学科来看,明显偏重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如生命科学类包含了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4个学科领域,医学类别下也囊括了5个学科;而庞大的人文社会科学仅仅分成社会科学总论、经济学与商业2个学科领域。所以依此评估我国高校,并不能反映以人文社会科学见长的高校真正的科研实力。可见,ESI的学科分类与我国目前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一级学科的分类尚无法完全对应,ESI提供的学科数据仅能作为参考。

另外,从ESI收录的期刊数量来看,也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比如人文学科的社科总论由于缺乏细分,其类别下共收录了千余种期刊,而空间科学等学科仅有数十种期刊,这就在文献数量和被引量方面影响了评价结果。而且从进入全球前1%的机构来看,某些学科领域存在众多研究机构参与排名,而一些学科领域仅有少量研究机构在角逐名次。

在发挥学术评价作用方面,ESI的评价方式仅仅是基于学术期刊文献数据,不包含学术专著、研究报告、专利等其他表现形式的成果。单一的考量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我国高校的综合学科实力,如果片面夸大其作用,在评估标准上会有失偏颇。

ESI覆盖期刊的语种倾向性方面,ESI收录的文献主要是用英语撰写的,难以客观反映非英语国家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

在提升排名的策略技巧方面,近年针对ESI排名有不少专家支了许多招数,比如互助引用、合作署名、带“命”访学等。这些针对数据库缺陷而投机采用提高名次的方式,实质是让科学的学术评价蒙尘,ESI学科排名的提升应该是长期积累的真实科研成果体现,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行为。

盲目追求排名并不可取

ESI 学科排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一定范围内有其科学性。但是,对于它自身的局限与不足,我们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应当理性地看待,尽量避免误导与偏差。

从高校角度来看,由于通过ESI可以从国际化的视角观测高校科研产出状况,越来越多的大学鼓励教师以该学科的ESI期刊目录为目标发表高水平论文,以促进相关学科领域尽早进入ESI1%行列。但事实上每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的难易程度不尽相同,对于采用期刊数量少、参与机构数量少的学科领域来说,排名的客观性显然不如采用期刊数量多、参与排名机构数量多的学科领域。因此,我们不能一味追求进入ESI1%的学科领域数量,更应该关注所在学科领域的排名位次及进步幅度,以判断该学科领域在全球范围的表现及影响力。此外,国内部分高校针对ESI学科建设相继出台各类奖励方案,这些鼓励政策不应该仅停留在奖励成果本身的论文数与被引量,而应综合考察对学科质量的促进作用。对弱势学科领军人才给予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后备学科的重大突破也要给予政策上的倾斜。

从数据库公司角度来看,ESI的运营机构是原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部,后更名为科睿唯安公司,其公司旗下拥有业界知名的品牌,如Web of Science平台、InCites平台等。当然,他们也注重旗下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品质,努力把控质量关。比如,在过去一年中被SCI数据库动态剔除或停止检索的杂志共37种。但在保障来源期刊质量的同时,数据库公司还应更加合理科学划分学科领域,加大对目前采用期刊数量较低的学科领域的重视程度,增加其来源期刊数量。

从数据库检索系统来看,ESI在统计中对同一篇文献所有署名的作者都统一核算贡献度,且不区别自引与他引的缺陷,一直为业界所争议。一些高校为了角逐名次,采用了相互合作署名发文与过度自引的方式。我国高校科研人员与国际高水平机构合作,可以有效拓展自己的研究视角,提升科研质量,从而促进相关学科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但是,如果片面强调这种合作,鼓励科研人员利用人际关系署名等,这些“只挂名不作为”的虚假合作和消极的自引现象,不仅使得总被引次数丧失指标价值,也有悖于科学研究的初衷。所以,在评估高水平作者时,有必要明确所发论文是第一作者还是通讯作者,并提供发文的他引次数,这样才能精确且客观公正地反映论文作者的贡献度及影响力。

当前,对于ESI数据,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其引文结果开展学术评价,预测学科趋势与热点,同时杜绝为了排名而滋生的各种“伪学术”行为,从而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