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让河长“智”

发布时间:2019-06-13浏览次数:945

一个在校大学生,怀着“志为水清”的情怀,利用数据分析技术,研发出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他创业的目的,是让水资源保护与治理更“有智”——

让河长“智”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6-13   12  双创)

本报记者 树红霞 文/ 


鲍春洲团队实地走访,了解河长制信息管理的痛点。


鲍春洲在福建师范大学青春榜样分享会上做分享。

67日,端午节,闽江上龙舟竞渡,热闹非凡。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学生鲍春洲来这里,不是赏民俗,而是忙着监测水质,完善推广其研发的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

这个还未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已奔跑在创新创业路上,实现了超百万元的营业额。“在上月举行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我们研发的‘智慧河长2.0’系统受到客户青睐。”鲍春洲说,这个系统包含电子政务和数据分析两套系统,突破了“智慧河长1.0”系统侧重电子政务信息、忽视数据分析挖掘的局限,可构建更智慧的河湖管理工作模式,助力水资源保护与治理。

他和他的创业项目有何与众不同?

一句家训,萌生“志为水清”目标

“尊重自然保护环境”,鲍春洲的父亲定下这样的家训,多少让人有些意外。

“我老家在安徽,父亲是工程师,他参与了全国各地很多工程项目的建设,时常与我分享各地水环境遭受的破坏。”鲍春洲表示,慢慢地,保护生态文明的种子在他心里扎下了根。

高中毕业后,鲍春洲如愿来到山清水秀的福州读书。在福建师范大学,但凡有跟环境保护有关的活动,他都积极参加。

2017年,鲍春洲参加了一场赴闽侯县河长办的调研活动,深受触动。从那时起,他开始自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试图将物联网技术用于环境治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复杂难懂,但他在将近半年的“自学—旁听—请教”中,终于研发出河长制信息管理系统,并申请了国家软件著作专利。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助力。这让我们的创业有底气。”鲍春洲说,秉持“志为水清”这一理念,他带着自己研发的系统与项目组建起团队,开始了创业之路。

眼下,河长信息平台建设,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治理河流的重要工具。鲍春洲告诉记者,他利用大数据平台研发出“智慧河长2.0”系统,就是为了解决水资源浪费严重、水污染事件频发、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我们的数据分析方案,是先构建底层数据仓库,然后在中间层运用河道污染溯源模型,再通过清理噪声数据和推导残缺数据,集成多个异种数据源,实现数据挖掘与模式评估,实现河流管理工作的真正信息化、水污染追踪溯源精准问责和提前预警,为各级河长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一份创新,瞄准水环境治理痛点

技术的创新,来自于扎实的调研。2018年暑假,鲍春洲带领团队成员深入福州36个乡村,走访580多户居民,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同时、完善推广信息管理系统的同时,宣传河湖保护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河长制推行虽取得一定成绩,但部门之间联动协调力度不够,河长专业性不足。”鲍春洲说,眼下的环境监测数据不够完整,缺乏污染后的有效应急处理,特别是对待新的污染物反应比较慢,这些应引起足够重视。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鲍春洲将自学软件设计的经验与智慧城市建设结合,把平时阅读、查阅资料得到的启发转化为发明创造的动力,开始创办自己的公司,专门从事智慧城市智慧水利项目的研究。

“目前,我们主要研发由智慧河长2.0系统、防汛应急、水污染治理三个部分组成的产品,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水环境监测治理的其他方面扩展。”鲍春洲说。经过几年积累,目前鲍春洲及其团队已和太极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为福清市、马尾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地政府提供水监测、水治理服务,对866个大小礁水域进行监测,监测海域总面积达1931.7平方千米,为136万市民服务。

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鲍春洲也一样。“团队现在面对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充足的资源,比如资金、人脉、渠道等。另外,有些知识还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中会感到有点吃力。”鲍春洲说,抓住政府和社会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机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创业新思维,加强创业实践能力,这些都是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

未来,鲍春洲计划把数字平台应用于环境监测与环境治理,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分析及处理。最后,基于数字水利建设的数据沉淀进行分析,打造现代化的智慧城市。

“为给改善水质添一份力,我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关于尽快推行数字河长制度的建议》,下一步计划向全国推广自己研发的‘智慧水利城市大脑’,提升生态颜值,还河湖一片澄澈,这是我的初心。”鲍春洲说。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9-06/13/content_11896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