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摄影报】徐希景:感受一个时代的摄影芳华

发布时间:2018-05-10浏览次数:2935

访谈丨徐希景:感受一个时代的摄影芳华

(来源:中国摄影报   2018-05-09   2018年 第332版)

  

徐希景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徐希景从事摄影教学近30年,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他不仅著有《中国影像史》《大学摄影》等多部著作和教材,作为专家组成员,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摄影)》(2017)。除了摄影教学,他坚持拍摄自己的系列专题,可谓理论与实践融为一身。在与本报记者张晓寅的对话中,他分享了身处摄影教学一线的个人感触和研究心得,也道出了摄影史研究的经验和苦乐。 

正月十三,长汀童坊闹春田。徐希景 摄

相遇·涌泉寺 徐希景 摄

访谈对话

张晓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介入摄影教学和摄影史研究的?

徐希景:1992年大学毕业后,我就开始从事摄影教学。从学生时代起,我拍摄了一些照片并获奖,毕业时又做了个人影展,就此走上了摄影道路。我不是摄影科班出生,就借阅了学校图书馆几乎所有的国内外摄影教科书,编写摄影教案。

我真正从事中国摄影史论研究开始于2007年,得益于摄影史学研究学者陈申老师的引领,之前在一些会议期间与陈申老师的交流中培养了摄影史学研究的兴趣,后来因为与他合作撰写《中国摄影艺术史》,就开始比较系统地进行摄影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洞天·方广寺 徐希景 摄

张晓寅:您现在的主要研究课题和方向还有哪些?

徐希景:这几年,我主要从文化史角度研究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对摄影这种来自西方的视觉媒介的接纳、吸收,民族风格和美学特征的形成,现代性转型等,也做了一些代表性摄影家的个案研究,揭示他们对摄影本体语言和表现形式的探索,以期展现一个时代的摄影芳华。这一类文章主要有《“消遣”与“自我精神存在”——民国时期“美术摄影”民族风格的探索》《“美术摄影”的画意诗情》《摩登时代——“美术摄影”的现代性诉求》《现代都市文化与中国早期人体摄影》《陈万里——中国摄影艺术的拓荒者》《摄影文化先驱刘半农和〈半农谈影〉》《诗意生活——卢施福摄影创作的黄金时代》等。

另外,我生活和工作所在地福州是摄影术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我也做了一些在地影像的研究,立足本土题材拍摄、收藏,结合收藏和历史影像等一手资料开展社会生活、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去年,我在福建省摄影家协会的支持下,开展了福建文艺发展基金项目《福建老摄影家口述影像史。本项目选择福建各地健在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摄影人作为访谈对象,涵盖摄影组织管理者、摄影记者、知名摄影家和城乡照相馆摄影师,通过口述经历、对话人生、全程录音录像,希望立体保存福建影像历史的画卷,这是一个集中抢救福建影像资料的工程,后续计划出版和举办摄影回顾展。

邂逅·石厝教堂 徐希景 摄

张晓寅:您有多部著作和教材问世,其中《大学摄影》还被评为“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在编著高校摄影教材的时候,您的侧重点是什么?

徐希景:《大学摄影》立足于摄影艺术的本体特性,探讨摄影自身的媒介特性和美学规范,摄影独特的观察、表现方法,以及数字化语境中的影像文化转型。2002年,我出版了70万字的《实用摄影学》,2006年又出版了修订版,当时以传统胶片摄影为主,在此基础上编写了《中学生简明摄影教程》等,后来根据数码摄影发展的现状,以及个人多年教学经历和创作经验,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摄影教科书的基础上,编写了针对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和相关专业基础课的《大学摄影》。

《大学摄影》教材有以下三个特色,也是我的侧重点:内容——技与艺的紧密结合,凸显文化的视角。教材文字精练,书中每幅图片都是精挑细选,让学生在学习摄影技能的同时,品味艺术的美感。同时,还融汇了摄影史、当代影像艺术、摄影鉴赏等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影像阅读能力;形式——教材+课程资源,符合时代特点。在第一版教材的书后附多媒体辅学光盘,光盘中的课件既以声像并茂的多媒体方式展示教材中操作性强的部分内容,又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和拓展,目前正在准备第三版的修订,计划配套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和慕课在线课程;功能——源于实践,重在实用。教材中既有引领学习者步入摄影艺术殿堂的事半功倍的摄影技巧,更有教学内容的科学组织和教学实践的生动案例。

日暮·金山寺 徐希景 摄

  

张晓寅:高校摄影这些年从专业设置到教学方式都有变化,您能谈谈其中最显著的有哪些吗?作为一线摄影教育工作者,您对大学摄影教育有什么感触?

徐希景:现在使用的相机都带有视频拍摄功能,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我增加了多媒体摄影和DV短片教学内容。摄影科技的发展,简化了技术的繁复操作,教学中我更侧重拍摄理念指导,并注意当代影像艺术发展潮流的介绍。

在信息化时代,资讯来源极其丰富,而课堂上能给学生讲授的内容很有限,因此,我每次上课都对教学班级建微信群,把自己所查阅到的有价值的资源转发到微信群中,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弥补课堂上的不足。

摄影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摄影创作水平,通过采风、专题拍摄、作品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当今,学生面临更多的选择和信息来源,吸引他们注意力和兴趣的东西太多了,如何让他们对摄影课程产生兴趣,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努力。

闽台送王船之王船出坞徐希景 摄

张晓寅:在国内,摄影史以及理论研究一直被认为是弱项,您如何看待这一现状?

徐希景:目前,开办摄影专业的院校有数十近百所之多,但是,学科地位却不高,在学科目录中,隶属于艺术学一级学科之下的美术学,是三级学科。中国的摄影爱好者众多,有着全世界最庞大的创作队伍,但在学术界地位很尴尬,只要看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选至今,有关摄影的项目寥寥无几即可看出。摄影刊物均非学术期刊,这一切都与摄影理论研究的薄弱密切相关。

摄影理论建设包括摄影本体基础理论、摄影史论、摄影评论。由于摄影的工具和媒介性质,具有高度融合性,并得到广泛运用,摄影与哲学、美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新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密切联系,而这些相关学科都有很成熟的理论体系,因而,吸引更多相关领域的学者进入摄影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摄影理论研究水平。

近些年来,不少在海外接受摄影或视觉艺术学位教育的青年学子陆续归国,有着国际视野的年轻学者逐渐崭露头脚,他们的知识体系更为系统全面,这是摄影理论界的新生力量,有了新鲜血液的注入,摄影史和摄影理论研究必将有着长足的发展。

闽台送王船之绕境巡游 徐希景 摄

张晓寅:史论的研究相对枯燥,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功夫,谈谈您如何收集史料,您在研究过程中有没有经验分享?

徐希景:掌握史学研究一手文献史料是前提,为了研究民国摄影,我翻阅了几乎所有的民国时期摄影刊物、画报,以及这一时期的摄影书籍,走访了一些摄影家后人,自己也买了部分这一时期的摄影书刊,比如,近期在研究福建籍的民国摄影名家林泽苍,我就陆陆续续买下了他的有关著作,走访了他的作品藏家。随着国内影像拍卖市场的兴起,近代摄影名家的作品、史料越来越多地被挖掘出来。研究材料就是靠点滴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当自己所关注的领域,有了新材料新发现时,可以感受到研究带来的喜悦。在差旅、会议的间隙,我也会实地考察一些摄影史上重要的历史遗迹。 

 

闽台送王船之“王船化吉” 徐希景 摄

http://www.sohu.com/a/230958369_17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