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轮福州疫情发生以来,协和学院坚持“教学标准不降,教学质量不减”工作要求,积极探寻教学模式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全力守护“云课堂”,推动战“疫”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线上教学井然有序
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协和学院迅速启动相关教学工作预案,明确对教师和学生要求,强化在线教学规范管理,确保教学平稳有序。学院教务部、网络信息与实验管理中心联合实施“校内外协同,全程实时在线支持”的网络服务保障机制,确保线上教学期间课程平台稳定性和网络系统的流畅性,推动线上教学高效有序开展。
在线上教学运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制定了2+N模式的授课方案:即直播授课与慕课授课模式,并辅之微信群、QQ群等N种沟通方式,确保教学顺利开展。每门课程根据课程特点,分类拟定课程教学安排。
由于专业课程对唱歌实践要求高,而网络延迟会影响声音的发挥,任教《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文化产业系林斌老师选择以全民k歌直播的形式进行授课。直播中,她将提前录制好的音乐伴奏及素材上传,边弹边唱,“手把手”带着同学们学习,力求最大程度还原线下课堂的效果。同时,要求大家课后上传自己的歌唱作业。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针对语言类课程的特点,除了利用腾讯会议的字幕和发言互动交流功能,还不定时通过让学生打开摄像头、举手、连麦等形式进行师生交流互动,实时了解学生课堂听课情况。同时课后布置配套练习,利用综英盒子等小程序进行线上词汇打卡测试等,检验学生线上学习的效果。
守好质量“生命线” 增强教育“免疫力”
线上教学提质增效
疫情之下,协和学院守好教学质量“生命线”,不断增强教育教学“免疫力”,做到教学保障不松劲、教学研讨不断线、教学督导不打折,让在线教学成为撬动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启动在线教学以来,教务部已组织开展了6场在线教学研讨会,通过线上交流和经验分享,不断提升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11月2日管理学系召开的一场线上教学研讨活动中,老师们围绕主题“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角度看线上教学的实施”,对云端课程的形式、方法及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陈娜老师阐述了教师应如何对线上教学内容和实施过程进行有效设计;薛见寒老师分享了《金融学》课程交互性线上教学设计;郭珍老师分享了《员工招聘与录用》课程线上教学交互性教学设计……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有效提升全系教师的教学能力。
为加强线上教学质量督导,教务部成立“学院教学督导组+系部教学检查组+学生信息员反馈组”三级线上教学质量监控队伍开展专项督查,实施“教学情况日报告”,及时收集反馈教学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等,保证在线教学质量“等质等效”。
经济与法学系制定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查课制度,系领导及思政辅导员定期到学生宿舍巡课,开展课程督导。国际商学系围绕新生在线上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上的困惑开展线上恳谈会,师生共同商讨解决良策,适时进行学生心理问题教育。
多形式“云见面” 共守护“云课堂”
同“屏”共振学有所获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各系积极探索网络教学新模式,尝试通过超星直播、钉钉、QQ群、腾讯会议、微信群等各种在线平台或工具开展线上教学。为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任课教师精心设计课堂,调整适合线上使用的教学课件,融入线上答疑互动,督促检查学习进度与效果。
少了积极举手的画面,少了眼神交流的情景,少了自由讨论的声音……但外语系吴冰倩老师执教的《综合商务英语A》并没有因此而影响了教学进度,小测时她会让学生开启摄像头对着自己,方便进行监考。经过一周的线上教学,她略带惊喜地表示,网上授课让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平日里课上不敢直接发言的学生都勇敢的参与进来了。
信息技术系实施“四上云端”计划,聆听了解学生线上生活学习、竞赛和就业择业中存在的困难,并提供建议与解决办法。专业教师每周对接学生开展“云端畅言”,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本周教学反馈和课业辅导;党员教师与学生党支部党员进行“云端对话”,引导学生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组建党员学业帮扶先锋队;竞赛指导教师团队为竞赛学生开展“云端辅导”,赛事疏导、兴趣引导、毕设指导等交流会帮助学生加强技能学习,积极备赛;思政辅导员24小时落实“云端守护”,开展包括学习督导、学习互助、卫生检查、心理关爱等四项服务。
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协和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总体运行平稳,师生对以良好状态战胜疫情充满信心。
(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