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年报》连续刊登我校学生记者关于学校活动的报道。5月26日,《中国青年报》第2版,刊发了学生记者张梅的报道《福建师大协和学院鼓励学生走上学术论坛》;5月27日,《中国青年报》第6版,刊发了学生记者吴荣奎的报道《两岸机构携手举办未来传媒领袖讲习所》。现将原文转载如下:
福建师大协和学院鼓励学生走上学术论坛
本报讯(林响 张梅 记者陈强)“你知道吗?京剧可以配以西洋歌剧的交响乐,由男高音演唱;你知道吗?安庆已经将黄梅戏与乡村旅游结合在一起,探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这是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大三学生叶逸洲近日在“协和学子讲坛”上为同学讲解京剧等五大传统戏剧的发展趋势,并从产业发展角度探讨我国传统戏剧的出路。
“协和学子讲坛”是一个由大学生唱主角的论坛,它打破以往高校讲座由权威专家学者主讲的常规做法,鼓励大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及社会热点自选课题、自主研究,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独特见解及创新观点。
协和学院团委书记寇创称,“协和学子讲坛”采用学生自报选题的方式,由团委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课题,请有关专家学者担任指导教师,对相关主讲人进行辅导,以期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自2005年以来,该讲坛已成功举办过28期,内容涉及经济、时政、文学、艺术、法律等方面。与其他论坛不同的是,主讲人在演讲过程中还结合主题运用乐器表演、茶艺表演、情景再现等形式。作为该校的一项品牌活动,“学子讲坛”获得了2012年福建省高校优秀校园文化成果一等奖。
学子讲坛不仅锻炼了主讲的学生,也让听讲的学生受益匪浅。“类似民事诉讼等知识,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很少接触。但‘协和学子讲坛’让我了解到了自己所学专业以外的知识。”听过《浅谈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和《武夷茶韵》等讲座的该校文化产业系大一学生林静诒表示很有收获,“尤其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几个讲座,使我加深了对传统礼仪和文化的理解”。
两岸机构携手举办未来传媒领袖讲习所
本报福州5月26日电(吴荣奎 记者陈强)面向大陆及台湾地区高校学生记者的“2013年两岸未来传媒领袖讲习所”即将开办。这是今天在福州成立的“两岸媒介文化发展协同创新基地”揭牌仪式上传出的消息。
“两岸媒介文化发展协同创新基地”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两岸传媒》杂志联合组建,旨在搭建一个具有开放性、两岸合作特点的全媒体大型体验讲习基地。据介绍,合作三方将分别在两岸设立办公场所,展开与两岸媒介文化协同创新有关的研讨、交流、观摩以及讲习活动,陈列、展示、反映有关两岸媒介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研究成果,定期轮流主办有关两岸媒介文化发展方面的高峰论坛和讲习研讨活动。
“2013年两岸未来传媒领袖讲习所”是该基地成立后举办的一次大型活动,将于6月1日起开始报名。有志于从业新闻传播的两岸青年学子将有机会面对面研讨新闻传播学习方法,一起实地采访,同时接受实务训练,评选优秀作品等。首批驻所教授包括长江新闻奖得主、本报记者刘万永等60多位两岸传媒业界精英。
“我们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台湾世新大学更注重实践,《两岸传媒》则有着业界优势。”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谭华孚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可以集三家之长,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符合业界的要求。据悉,下个学期,福建师大传播学院将有约150名学生赴台湾世新大学交流学习。
(校团委 协和学院 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