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师大要闻

《教育工作简报》报道我校加强校园微体系建设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做法

时间:2013-07-02浏览:159设置

71日,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工作简报》第23期发表了题为《福建师范大学打造校园体系占领网络新高地》的文章,详细报道了我校依托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打造校园体系,扎实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全文转载如下:

 

福建师范大学打造校园“微”体系占领网络新高地

                      

该校在深入推行“五微五阵地”的基础上,拓宽服务网络,延伸服务触角,整合服务资源,确保“微”服务润物无声、落地生根。

一、无“微”不至,校园“微”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整合各类微博资源。成立校学生服务联动协调中心,整合学校办公室、学生工作部(处)、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保卫处、校团委、图书馆、后勤服务集团、校医院、学生会等单位微博力量,将全校各级各类团学组织微博纳入联动中心,建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统一官方微博平台,构建“中心统一官方微博—各成员单位微博—各级团学组织微博”校园“微”体系。二是实现全面覆盖。该体系覆盖学生管理服务工作职能部门9个、校级学生组织7个、学院团委学生会30个、年级团总支学生会120个、团支部1111个、学生社团260个以及学生工作干部100多名。体系内部微博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信息共享互通,实现了校园官方微博信息扁平化、精准式传递,形成网络思政工作坚实组织网络基础。

二、防“微”杜渐,校园“微”服务更加细致

一是加强信息管控。以服务学生为切入点,发挥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体作用,建立全天候、全方位微博信息监控制度,指派专人微博监控校园网络舆情,及时收集了解学生对学习、后勤、安全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诉求,防止微小问题复杂化、微小矛盾激烈化。二是及时处理学生诉求。组建学生联动助理队伍,建立联动助理与联动中心成员单位对口定向联动制度,由联动助理专人专项追踪学生意见诉求的协调处置进展情况,努力做到有关学生意见诉求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响应,相关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及时处置解决、反馈结果。目前,已通过联动中心迅速协调解决学生微博反映意见诉求101件,赢得师生普遍赞誉。

三、积“微”成著,校园“微”文化更加繁荣

一是发挥校园“微”体系集聚放大优势。将学校相关官方网站与微博、微信绑定链接,实现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就业创业等信息同步发布、同步共享,及时传播党和政府的主流声音、国内外重大时事、相关政策动态等正能量信息,经过微博裂变式转发评论,形成上下一致、口径统一的思想舆论导向,牢牢占领网络思想高地。二是发挥校园“微”体系平台创新功能。定期向全校学生推送内容丰富、语言活泼、阅读方便的微信报、校园手机报等电子报刊,吹起新媒体文化传播新风,引领校园文化。三是发挥校园“微”体系组织动员功能。通过微博发布活动通知、开展微博报名等,使活动组织者与参与者可以在微博上直接互动,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效率和学生参与热情。四是发挥校园“微”体系积极引导作用。在每次重大校园文化活动现场设立微博墙,让学生自由表达想法,倡导健康向上校园“微”文化。组织开展“微博共话中国梦”、评选“第一届我最喜爱的好老师”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微博与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工作更加紧密结合。

四、体贴入“微”,校园“微”交流更加融洽

一是重视微博的互动交流功能。分管学生工作校领导带头使用微博,并带动联动中心各成员单位负责人、联络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等学生工作干部更多地关注微博,使用微博。二是多形式实现交流。通过微博的评论、私信等功能,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淘宝体”、“陈欧体”等网络语言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地详细解答同学们有关思想、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疑惑和问题,深入细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广大学生普遍反映,微博拉近了师生距离,校园“微”体系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引领学生成长的新领域和深受学生喜爱信任的新领域。

[学工部(处)]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