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会历史学院举行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座谈会暨校外兼职导师聘任仪式。校研究生院副院长李巨轸,学院党政班子全体成员,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办公室有关同志、研究生辅导员,校外新聘兼职导师和2022级专业硕士全体学生参加了活动。聘任仪式由副院长孙建党主持。
院长叶青介绍了学院图书情报和学科教学(历史)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的人才培养情况,她希望全体导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做好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积极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用自身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职业实践经验,助力学生成才与蜕变。
李巨轸表示,研究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顶端,导师是研究生学术道路、价值观塑造的重要引路人。全体导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底线,不越红线,将“立德树人”刻在脑海、落实在研究生指导的全过程,注重因材施教;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指导能力,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不断精进业务能力、涵养师德师风;要加强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努力成为研究生为人处世做学问标杆。
与会领导为受聘兼职导师颁发了聘书、佩戴校徽。研究生代表献花致意。
福建省中小学(历史)学科带头人、福州二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郑辉老师作为导师代表上台发言。她感谢母校的培养和信任,表示今后将牢记研究生导师职责,不断提升研究生指导能力和水平,用心用情帮助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祝福母校明天更美好。
座谈会上,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傅文奇、学科教学(历史)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郑士璟分别介绍了新聘导师基本情况。在自由讨论环节,师生围绕如何改进导学关系,如何提升研究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以及专业硕士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探讨。
此次专业硕士学位点建设座谈会旨在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部署,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导师指导水平。
(社会历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