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师大要闻

学校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植硅体学术会议在榕顺利举行

时间:2025-10-21浏览:18设置

会议于10月18日至19日在福州召开,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考古学会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微体与古环境研究工作组以及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人类演化与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我校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联合承办。中国考古学会环境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吕厚远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刘林敬正高级工程师,我校党委副书记吴剑锋,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150余人参会

吴剑锋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近年来的办学成果。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日益深入,植硅体研究在考古学、环境科学、第四纪地质、全球变化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本次会议围绕交叉科学背景下的中国植硅体研究共享学术创见和研究成果、开展思想交流和智慧碰撞,将对促进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深入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推动现代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等,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吕厚远表示,植硅体研究作为一门联系植物学、生态学、考古学、地质学、环境考古以及古气候等多学科交叉的微体生物新学科,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关键挑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能激发更多思考,促成更多合作,为推动植硅体研究在环境考古与第四纪研究等领域的应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刘林敬表示,本次会议既是一次学术盛会,也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结出丰硕的学术成果,为推动我国第四纪科学发展和植硅体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大会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顾延生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介冬梅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吴妍研究员、葛勇副研究员,我校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左昕昕分别作题为“水稻植硅体研究与进展”“东北地区植硅体研究回顾与展望”“植硅体:生物适应性演化与古环境互动溯源新路径”“中国植硅体研究40年:回顾与展望”“东南地区植硅体研究与进展”,展示了当前植硅体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技术突破。

本次会议为特邀作大会报告的五位老师颁发纪念证书,并评选出五个优秀学生报告。


(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