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于10月25日在福州举行,由省社科院、省文联和我校联合主办,我校文学院、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共同承办。省社科院原院长、省文联原主席南帆,省文联主席陆开锦,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小新,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广东省作协主席、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我校校长郑家建,原副校长汪文顶,文科资深教授孙绍振,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苏州大学、辽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全国20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榕城。
会议主要围绕南帆新近出版的两部专著《文学的位置》和《摇摆的叛逆》展开深入研讨,共同探讨南帆长期关注的“历史与形式”主题。
郑家建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办学特色与发展成就,充分肯定了南帆对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作的重大贡献,表示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紧扣“历史与形式”这一核心命题,系统梳理并深入研究南帆的学术思想体系。
刘小新在致辞中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投身文学研究以来,南帆的学术历程始终与当代中国文化实践和思潮脉动同频共振,注重将理论资源与中国问题紧密结合。陆开锦在致辞中表示,南帆是闽派批评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成果为深化当代文学理解和思维建构提供了优秀资源。
研讨会设置主旨发言、分论坛、闭幕总结等环节。主旨发言环节,我校文科资深教授孙绍振、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苏州大学教授王尧、《文艺报》总编辑刘颋、中山大学教授谢有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罗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福民、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张学昕、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审吴子林、辽宁大学教授韩春燕、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燕玲、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洪治纲、《南方文坛》杂志社主编曾攀等13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南帆两部著作的学术视野、研究路径、文体形式、理论建构、话语风格等进行了深入阐释和交流分享;分论坛环节,与会学者围绕南帆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散文创作等多个维度展开广泛的交流;闭幕式环节,刘小新作学术总结,指出研讨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对未来深化学术研究和交流进行了展望。南帆致答谢感言,对与会者贡献的智慧与思想表示感谢。

(文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