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年10月15日上午10:00
地点:理工楼18号楼-306会议室
主讲:李兴德,教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主办:光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子技术重点实验室
专家简介
李兴德(Xingde Li)博士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他于1998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 of PENN)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完成博士后研究,后于2001年加入华盛顿大学。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面向转化医学与基础科学应用的先进生物光子成像技术。李教授曾担任多个专业学会的委员会委员,主持过多次国际会议,并担任过多个编辑职务,包括《科学》合作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BME Frontiers)的首任主编。他是OPTICA(美国光学学会)、SPIE(国际光学与光子学学会)和AIMBE(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的会士(Fellow)。
讲座简介
本次讲座将介绍利用低相干光探索大脑方面的最新进展,将聚焦于两种应用场景:(1)对患者脑癌浸润情况的术中评估;以及(2)对行为自由的啮齿类动物动态神经活动的实时成像。在第一种场景(面向临床应用)中,课题组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色彩编码的定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qOCT)技术。该技术能够为神经外科医生提供直接、实时的视觉提示,以最大化地切除癌变组织,同时保护健康组织。来自超过55名患者的结果显示,该技术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95%)。在第二种场景(基础研究)中,课题组创建了首个全光纤、头戴式、超紧凑(直径约2.4毫米)且超轻(<1克)的双光子光纤显微镜平台,该平台能够对自由行走/旋转的小鼠进行高分辨率、大视野(约500微米)的神经活动成像。讲座还将讨论这些技术在非侵入性、在体光学组织学方面的其他转化应用。